其实胶片原教旨主义坚持的不是胶片的物质性,而是物质性携带的权力。数字带来的是权力的稀薄化,不只是拍摄成本的降低、拍摄手法和画面制作的自由度以及导演、摄影和后期团队对终剪的控制权重商重组,更是广义的公众对媒介的access——某种程度上,科技带来的是影像的部分解放,是旧结构的打乱和重建,是变相促进了一场民主化。影院的神殿属性不会彻底消失,只是其空间边界扩展/模糊了。好玩的是,明明都是控制欲极强的导演,芬奇和诺兰从胶片数字之争中得出了关于自身权力的结论截然相反,这简直仿佛美国政治左右之争的好莱坞微缩。不过!资本当然可以找到钳制数字的新方法(如3D滥用),一扇门开了,会有新的大门随之诞生。最重要的是扫描修复归档!喜欢卡梅隆反问:When was it ever real?! 以及,老马❤️
倭瓜:222.85.91.65
大型动作场面一律不喜欢,但不得不说好莱坞动画在价值输出上真的很让人佩服。how to train a dragon如果说在前两部更注重how(其实我记不清了),那么这一次就在讨论train本身:to train is not to own,to train is to love以及to love is to free。除了完成主人公的自我认知,电影还试图给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共存问题提出一个设想,反派的“人类至上”显然不可取,而主角一开始深信的“和谐共生”也不现实(并且带有某种“人类至上”的一厢情愿),那么真正合理的方法有吗?可能有,但它没有独断地告诉我们是什么,而是说,我们应先互不相扰,细细思考。换句话说,电影从本质上否认了人类之于自然的话语权,这是我觉得它最厉害的地方